因势利导 中国对澳农业投资转向价值链上游
因势利导 中国对澳农业投资转向价值链上游

Sydney, 2014年12月17日, AEST (ABN Newswire) - 澳大利亚工业部经济专家认为,关于中国公司正大肆购买澳洲农场的观感只是基于偶尔案例的偏见。中国对澳大利亚食品供应链,尤其是加工设施的投资将有助于出口市场迈向更大繁荣。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工业部首席经济师库利(Mark Cully)预测,澳大利亚将能够且已准备好利用更多的中国直接投资,促进高附加值食品的出口。

在工业部15日发布的报告中,库利援引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KPMG)的研究称,中国投资者对于拥有农场设施及土地进行初级生产的意向并不强烈,譬如2013年仅有两例中国企业农场收购交易,然而其对于生产流程中的食品加工阶段投资机遇却"非常感兴趣"。

中澳FTA谈判已尘埃落定,关于农业土地投资的免审门槛并未抬高,然而两国最终在该处达成一致或许反映出中国海外农业投资策略的变化。

目前中国企业对于澳洲农业领域上游加工设施的关注度正不断提高,更多投资者着眼于和本地有经验的加工生产商合资、合作,将具有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返销国内。

以中澳农贸热点行业的乳业为例,在澳收购农场实际上面临着诸多在运营、管理、加工和贸易对接方面的后续难题。由于欠缺本地乳业管理知识、技能和资源,跨国跨行业经营经验不足,血本无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中国龙原国际公司(音译)曾斥资600万澳元在维州Cobram附近买下面积约500公顷的Malmo农场,但五年之后最终将之转让给澳洲买家。

与其啃初级生产领域的"硬骨头",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将目光瞄向了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加工设施投资。澳华财经在线曾报道,上月,中国新希望集团与澳交所上市公司自由食品及澳家族乳企Perich集团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新希望将设立规模达5亿澳元的投资基金,准备在澳大利亚展开农业和食品加工活动,其中大部分将投资于奶牛场和加工设施。

中国第二大乳业公司光明乳业华东中心工厂经理王志勇在谈到海外扩张计划时曾向外界表示,光明食品集团正考虑澳大利亚食品及红酒行业更多收购及合资机遇。未来希望能够向价值链上游走,进行更多深度合作,扩展在澳洲市场的视域,探索垂直一体化机遇。

亚洲出口热潮促推下,澳洲牛肉加工设施获得了包括矿业大亨福瑞斯特(Andrew Forrest)、澳大利亚首富莱茵哈特(Gina Rinehart)的关注,中国投资者的脚步也毫不落后。近一年内,先后有新希望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KPC)多数股权,中资公司斥资2500万澳元收购维州最大牛肉出口商Tabro等案例出现。

除肉类和乳业外,其它行业也不乏中资涉足加工设施投资的案例。仅今年先后有中国第二大海藻加工企业青岛聚大洋海藻工业集团成功收购南澳海藻加工商Kelp产品公司(AKP)。中国河南莲花味精计划与澳大利亚OGL资源公司(ASX:OGL)在新州合力打造超级制造工厂,以实现在全球市场销售高价值小麦加工产品的目标。

在各项投资、收购案例中,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整合被频频提及。通过跨国合作进行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销售高价值农产品和食品对于中澳双方的参与者无疑有着双赢意义。

仍以乳业为例,从澳方来看,中资入驻对于实现产业整合、化解澳洲乳业高度碎片化的困局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目前关于中国投资者一举收购维州西南四、五十家奶牛场的消息报道正引起各种猜测与热议,基于零星收集的资料,"打包"收购将是该中资企业和澳本地投资人的共同行为,其主要目的也是确保拟建的乳品加工厂有更为稳定的奶源供应。

从这一角度看,澳工业部专家对于中国农业投资趋势变化的预测,也可视为一种期许:中国投资将会成为激活澳洲农业发展潜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促动力量。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转发时请标注来源)


ABN Newswire
ABN Newswire 本页浏览人次:  (过去7日: 9) (过去30日: 37) (自发布以来: 4605)